竹林静谧,耳中所闻,只余我与东方的脚步声。
竹叶细密遮蔽骄阳,偶有微风拂过,发出簌簌声响,舒服悦耳。
我走在东方前面半个身子,右臂微曲,他轻扣住我的右肘,以作路引。
一路走着,面前若有竹枝竹叶,我便伸手替他挡开。
“相传汉时蔡邕曾取柯亭竹制笛,笛声空灵悠扬,不知青庐所在之处,盛产竹种为何?这制笛之法,制箫应亦可效仿。”
东方道。
我一面观察着是否有合适的竹料,一面道:“青庐从未有外人踏足,是以周遭的许多,我都不知该如何向人介绍。
就说这片竹林里的竹子,我对它们的长势、性状都再熟悉不过,但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。”
东方一笑道:“那既然此地有青溪,有青庐,还有一位以青为名的女子,这竹子不如便叫青竹罢!”
“青竹?”
我念了念,觉得甚是好听:“此处确是满目青翠,多谢你为我最爱之物取得这样好的名字。”
东方道:“那倒是巧,它亦是在下心头之好。
竹外修而中空,便若人襟怀若谷。
师父曾有训诫,修道之人,正应如修竹一般,外守节,而内无为。”
我听罢道:“竹存仙风道骨,的确深合道家之理。
只是我更喜它宁折不弯、寒冬不凋的倔强不驯,如此才可堪‘气节’二字。”
东方亦颇是感同:“不错,竹有风骨,的确是‘不学蒲柳凋,贞心常自保’①。”
“不过若是空有意象,许人以情怀寄托、称颂咏叹,总显得华而无用。”
我又道:“它却不然,竹沥解暑,竹根去毒,竹青止咳,竹实益气,样样皆是有用于人,可见其非是空有外表之物。”
东方似觉我这番见解颇是鲜闻,笑道:“傅姑娘果真是务实之人。
春花秋月,乃是寻常女儿家喜爱之物,不想姑娘心中爱竹,连钟爱的原由都这般与众不同。”
我瞧了他一眼,只道:“你是笑我不懂寻常女儿家的情致罢!”
他不答,只是如方才一般笑。
说话间,正见身侧一竹枝色泽厚实,粗细适中,我便停了脚步,一只手轻拉起东方的手,搭在那竹枝上。
他先一怔,后才明白过来,便以手握住竹枝轻划而过,点头道:“竹身匀称,竹节明朗均匀,竹质也坚硬,是制箫的好材料。”
他目不便视,我便描述与他道:“不仅如此,竹身亦通体浓翠,丝纹细密,还印着淡墨色的竹斑。
若以其制箫,可算是赏心悦目。”
东方沉腕,五指使力,一声脆响,竹枝从根而断。
东方拿了竹枝递给我,道:“那便选这根罢。”
选好竹胚我与他便回到青庐的院子中,左右二人皆无事,时辰又早,他便静静坐在一旁,陪我削竹制箫,吟赏箫曲。
东方身有要事,隔日我二人便启程往中州震阳观去。
路途遥遥,他眼疾未愈,我须时时伴他左右,按照书册所注,调改解药配方。
我二人虽有事在身,不敢游山玩水,但与他朝夕相对,我将所见所闻描述于他,他或引经据典为我解疑,或高谈阔论抒其胸臆,总是妙趣横生。
虽说是我助他视物,可其实是他心思稳重,对我照顾有加。
这般一路相处下来,他亦不再叫我傅姑娘,而是改口叫我青儿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林凡秦吟霜小说 癌王之王 仙非池中巫 一入江湖深似海 从生化开始的轮回之旅 一代军师 狂凤重生白歌月 林凡苏傲雪小说 弹剑问情 万紫千红春满园 裴先生的小甜妻 相府庶子的美娇妻 系统之攻略男神 扶苏行 天涯踏尽红尘 大唐神捕 我的爱豆为何不红 最强捡功法系统 我把你们当敌人你们却想攻略我 家有天才驭兽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