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古代的人们一年到头都在遵循这个生活规律。
当然在那些天下大城里,会有打更的更夫,利用水钟之类的东西给人们报时。
但是在乡下,就没有这个便利的,人们也不需要。
在河北河间和信都二郡,这半年来,油灯这个东西在逐渐普及(新桥县弄小学的副产品)。
人们不再日落而息,但是起床这事儿,还是要靠公鸡打鸣的。
鸡叫三遍,冯老汉在炕上伸了个懒腰,开始慢吞吞起床穿衣。
他老妻也揉揉眼睛爬起来,穿上衣裳下炕。
在西耳房,他家大儿子一家已经起了,在西厢房,已经传来了自己小孙子背书的声音。
“一上四去五,二上三去五……”
“今天粜了粮,便要去给三娃买个算盘。
村西头陈瓦匠家孩子又蠢又笨,却有个新算盘用。
咱家三娃聪明伶俐,却和人合用一个算盘,真是岂有此理!”
“要得要得。”
他老妻用一根木簪子把自己头发盘起来,手里拿个笤帚将炕上扫了扫,“就是不知道这官家几钱一斗粮。
唉,这新官家什么都好,就是这粮怎么不让私卖。”
“哼,这新种子都是官家给的,一文钱都没要,就是收个粮食,还想怎地。
不粜粮给官家,你让三娃在蒙学里还能抬得起头来?头发长,见识短!
去和大郎家的多烧点水,多放绿豆山楂。
我带大郎和三娃去粜粮。
老汉这一季打了满仓的麦,还不能吃几个山楂了!”
老冯头儿叽叽歪歪的出去,然后屋里正北的一张长条凳子上一坐,倒了一碗水润喉咙。
他大儿子带着媳妇和三个孩子过来给请安。
“罢了。”
乡下晨昏省也就是那么个意思,吃不上饭的时候也老冯头也不讲这个,现在有了粮垫肚子里,他的规矩反而多了起来。
“一会儿里正来了,记得带上半袋豆子,县尊让咱们用牛马不要钱粮,但是这豆料还是要给的。”
“喏~”
生火,烧饭。
或者说捅开炉子。
煤饼子和盘炉子现在已经是河间郡的标配。
以前打柴,烧稻草,现在是不成了。
柴也许还有,但是稻草这玩意,新桥人居然收。
如今这一季下来的稻草,老冯头都扎的结结实实的,放在南倒房里,等着一起拿去卖掉。
这一半年,各地变化最大的,便是河间和信都二郡,从跪坐席居变成了盘炕坐胡凳。
毕竟冬日难熬,盘了炕,煤饼又便宜,便能暖暖活活过个冬日。
吃完饭食,又跟着自己小孙子学了几个字,就听见外面嘡嘡锣响。
老冯头一家干劲推开大门,然后把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从西厢房里搬出来。
远远的,能看见一队牛车和马车进了村子。
打前头的一匹马上端坐着一个皂吏,旁边就是里正,正拿着鱼鳞册子,挨家挨户的叫人。
叫道一家,这家人就七手八脚的往车上搬粮食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重生福妻甜又乖 通天之能 超然小神农 重生将军心尖宠 大隋生存攻略 重生九万年 坏了,玩到真的诡异养成游戏了 青莲侠影录 星外当酋长 执剑武夫 都市之巅峰传承 帝都劫 枪破剑界我为皇 修真军师 最强战医 爱恨江山 认真的群演伤不起 随身空间:重返山村去种田 退婚后,我成了战神世子妃 顾少的绝宠恋人